
2020年,一条简短的新闻报道吸引了社会大众关注的目光。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爱国商人徐增平看望慰问了刚刚减刑出狱的原解放军总参少将姬胜德。
徐增平是香港创律集团创始人,在上世纪末购买乌克兰航母“瓦良格”号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姬胜德则是“红二代”光环之下,暴露出滔天罪行的军中“大老虎”,经过改造,虽然得到了提前获释的机会,但是在普通人眼中,姬胜德仍然是“敬而远之”的对象。
看似完全没有关联的两个人为什么会产生交集呢?这还要从徐增平的从商经历开始说起。
在香港创业成功的退伍军人
徐增平出生于1952年,祖籍山东青岛。受益于良好的基因,徐增平从小就身材高大,身体素质出众。中学毕业后,徐增平在济南军区参军入伍。在部队里,他的体育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1973年,徐增平被调往广州,成为军区篮球队一员。他代表部队征战赛场多年,多次获得优异成绩。1983年,徐增平从广州军区退役,他没有接受转业安排的工作,而是独自到香港发展。
在广州服役多年,徐增平对繁华的东方之珠向往已久,他决心凭借自己的能力,在香港闯出一番名堂。依靠部队培养出来的吃苦耐劳品质,徐增平在香港站住了脚跟。
起初,他为别人打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之后,徐增平走上了创业之路。经过十几年的拼搏,徐增平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公司。
虽然离开内地多年,但徐增平心中的爱国热情不减,他积极参与了香港回归祖国的系列工作,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997年,时任人民海军副司令的贺鹏飞将军和徐增平取得联系,向他通报了乌克兰掌握的前苏联航母“瓦良格”号的情况。
“瓦良格”号开工建造于苏联解体之前,受到政局变化影响,尚未完工就被搁置在乌克兰境内的黑海造船厂。乌克兰当局为了缓解财政压力,决定尽快解决“瓦良格”号。
对于中国军方来说,“瓦良格”号可以说是意外之喜。
新中国海军成立以来,航空母舰的建设问题始终是一道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难题。如果可以得到一艘像“瓦良格”号这样的航母,再加以研究、改造,极有可能将我军航母工作的进程向前推进数十年。
接到总参提供的雪花一样多的材料之后,徐增平如同坠入五里雾中,他一个普通商人,能和航空母舰扯上什么关系呢?
“老战友”白首再重逢
原来,乌克兰方面欲出售“瓦良格”号,但是又限定买方必须为私人公司。军委和总参经过甄别,认为徐增平的公司是最适当的购买单位。
了解其中曲折之后,徐增平心中的军人使命感油然而生,他明白这是自己报效祖国的最佳机会。为此,徐增平成立了专门的子公司,向乌克兰提出了投标申请。
在竞标过程中,总参向徐增平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协助,当年主持总参情报工作的,正是少将姬胜德。在经历了数不清的波折之后,“瓦良格”号最终于2002年驶入我国海域。
在5年多的时间里,徐增平不仅倾尽家产,还放弃了多年苦心经营的事业,但是他从来没有后悔过。
2013年,徐增平受邀登上入列服役的“辽宁号”航母,也就是改头换面的“瓦良格”号,也算是给自己的多年付出,划上了一个圆满句号。
2001年,曾经身居高位的姬胜德落马,最终获刑死缓。有关姬胜德的消息,徐增平也是从媒体报道中获得的。回想与姬胜德的工作来往,他不禁唏嘘。
姬胜德是副国级领导人姬鹏飞的儿子,在部队资历深厚。因为没有把握住底线,姬胜德犯下了严重违纪违法的错误。
姬鹏飞同志病逝之后,姬胜德思想上发生重大转变,积极接受改造和教育,最终于2020年减刑释放。
得知姬胜德出狱的消息,徐增平没有犹豫,第一时间探望了他。在徐的心目中,姬是曾经并肩战斗过的“战友”,有功亦有过,他犯下的错误理应依法付出代价,但作为“老战友”,探望无可厚非。
再聚首的时候,姬胜德已过古稀,徐增平也已经年近七十,不再年轻的两个人,百感交集。
